山西杏花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中心 >> 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的酿造工艺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详细内容

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的酿造工艺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 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的酿造工艺及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 引言
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醇厚的口感在酒类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两种酒的魅力不仅源于优质的原料,更得益于精湛的酿造工艺与科学的窖藏技术,其生产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奥秘,值得深入探究。

## 原料筛选与处理
杏花酒的酿造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水以及杏花。优质高粱为酒提供了坚实的骨架,其淀粉含量高、颗粒饱满,在发酵过程中能高效转化为酒精和香味物质。小麦则用于制作大曲,富含的面筋蛋白等成分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酶系的形成,赋予酒独特的曲香风味。杏花的选用颇为考究,选取盛开期且未受污染的新鲜杏花,经清洗、晾干后适度破碎,其含有的天然芳香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能为酒增添淡雅的花香和清新的风味层次,这是杏花酒区别于其他酒类的特色所在。

在原料处理阶段,高粱需经过多次蒸煮,以使其淀粉充分糊化,便于后续糖化发酵;小麦制成大曲后要进行堆积培养,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微生物群落的生长与演替,形成丰富多样的酶类和微生物菌群,为发酵启动强大的生化反应体系。

## 酿造工艺核心环节
发酵过程是杏花酒酿造的关键。采用固态发酵法,将处理好的高粱、大曲和破碎杏花按特定比例配料后装入发酵窖池。窖池内的微生物菌群在无氧环境下将原料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酯类、醛类、醇类等众多挥发性风味物质,其种类和含量的微妙平衡决定了酒的香气复杂度和口感丰满度。发酵温度、时间和酸度等参数需精准控制,例如前期发酵温度维持在 25 - 30℃,促进微生物快速繁殖与底物消耗;中期温度升高至 30 - 35℃,加速酒精生成;后期适当降温,利于风味物质的酯化和积累,整个发酵周期一般持续 30 - 45 天,确保发酵充分且各物质协调发展。

蒸馏环节采用传统的甑锅蒸馏技术,利用酒精与水沸点差异将发酵产物分离浓缩。蒸馏时,缓火蒸馏确保酒液平稳流出,掐头去尾取其精华部分,即中段酒,头酒中醛类等低沸点杂质较多,尾酒则含高沸点杂醇油等物质,去除这两部分能有效提升酒质纯净度和口感柔和度,使杏花酒的主体香更加突出,风味更加纯正。

## 杏花窖藏技术要点
新酿成的杏花酒需经窖藏陈化方能达到最佳品质。窖藏容器多选用陶坛,其微孔结构具有透气性,能使酒与外界缓慢进行氧气交换,加速氧化还原反应和酯化反应进程,促进酒的老熟。窖藏环境温度宜控制在 15 - 20℃,相对湿度保持在 60% - 70%,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有助于酒分子与水分子间氢键缔合,使酒液口感更加绵柔醇厚;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酒液挥发损失和风味劣变,或温度过低使分子运动减缓,影响陈化效果。

在窖藏期间,酒液中的低沸点刺激性物质如乙醛、硫化氢等不断挥发逸出,高沸点香味物质如酯类、酸类等进一步反应生成,酒体颜色也会由微黄逐渐加深,香气由刺鼻转为幽雅细腻,口感从辛辣刺激变得醇厚绵甜、回味悠长,这一系列变化是时间与窖藏环境共同作用下酒质升华的体现,也是杏花窖藏酒价值所在。

## 品质检测与控制技术
为确保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的品质稳定性与一致性,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酯类、醇类、醛类等关键香气物质的含量范围,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的比例应符合特定风味特征标准;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于检测酒中的有机酸、糖类等非挥发性成分,监控酒的口感平衡性。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对原料质量、发酵过程参数、蒸馏酒精度、窖藏环境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异常波动并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窖藏环境调控系统等,保障每一批次产品都能达到珍藏酒和窖藏酒的高品质标准,以精湛技术雕琢出杏花酒独特的风味与品质典范,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味蕾需求,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美誉度,使杏花珍藏酒与杏花窖藏酒在酒类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中绽放光彩。 <p>
    <br/>
</p>

关注微信号

官方服务热线:4000091516
联系人:张先生
  • 电话直呼

    • 4000091516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